必威Betway东盟体育(中国)ios/Android版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中国)ios/Android版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栏
10.五育教育在文件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3-11-13文章来源:

“五育”融合本质的再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至此,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成为全体教育人的共同目标。201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提出“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实事求是地讲,当前无论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一线校长教师对何为“五育”融合,“五育”融合从何而来,“五育”融合基本价值追求是什么,“五育”融合如何落地等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共识度还不够高,或见仁见智,自信心不强,亟待进行基本概念、本质要义的辨析和价值反思。

“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提法基础上归纳出来的,是对“五育”并举政策话语的理论提升。“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五育”并举更多是从名词或副词意义上的教育构成要素层面来说的,而“五育”融合则是从动词和实践意义来讲的,从“五育”失衡到“五育”并举,再到“五育”融通、“五育”共生和“五育”共美,是“五育”融合五个重要阶段,其主旨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规律,回答教育究竟“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方便国际学术交流,“五育”融合的英文表达为:直译the Integration of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esthetic and Labor Education,意译:holistic education(全人教育)。

“五育”融合中的德智体美劳分别代表真、善、美、健、富五大教育价值追求,其中真、善、美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健和富为教育的手段价值,它们应该平衡在一起。“五育”融合的提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急需协同攻关的教育重大课题。“偏于智、疏于德、弱于体、抑于美、缺于劳”是对五育失衡以及“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痼疾的总结和概况。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传递知识与价值的同时,又在不断扼杀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基础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从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分别代表着真、善、美、健、富五种教育价值追求看,他们应该和谐统一在一起,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盛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全面的教育。

“五育”融合的提出既传承了中国文化元素,又具国家视野和世界眼光,是深入汲取中外近现代思想家、教育家基于对国家命运、民族危机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全人教育、终身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实践基础上提出的。19世纪末严复提出“民力、民智、民德”的“体智德三育并举”思想;梁启超在《新民说》《新民议》呼吁“新民为当今中国第一要务”,提出“三不”(不惑、不忧、不惧)的君子人格思想;20世纪初王国维从康德哲学理论出发,率先从人的个体发展角度探讨教育的本质,提出教育旨在培养“完全之人物”,在德智体上加上精神层面的“美育”(情感)即“四育并举”思想;蔡元培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德智体美群”和谐发展的“五育”并举思想。马克思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又接受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新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思想,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征要贯彻实施到整个“五育”融合过程中。日本近代教育家小原国芳的基于“六育”(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的全人教育思想对理解和诠释“五育”融合有很大的启示意义。西方新全人教育理念对更好诠释和理解“五育”融合奠定了深层理论基础。全人教育最早由美国学者隆·米勒对其进行系统化阐述,隆·米勒认为全人教育哺育完整的人的发展,即哺育人的智力、情感、社会、生理、创意/直觉、审美和精神潜力等方面的发展。后续者约翰·米勒从三个层面来解释全人教育的内涵:一是教育全人,整合人的不同侧面;二是将人视为整体而不是部分的组合进行教育;三是在整体的环境中进行。全人教育着重站在整体的角度看待世界和人,认为教育要整体培养人在智力、职业能力、道德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通过教育单独培养人的各方面能力、素质,教育必然是整体、整个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看作整体的人、完整的人。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解放心灵、唤醒智慧,培养自由而完整的人(终身成长),为“五育”融合实践指明了方向。

“五育”融合不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简单拼凑、整合,而是实现“五育”之间的有机综合渗透,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五育”融合中任何一个育之所得,并不意味着其他四育将有所损失。“五育”教育力分散乃至割裂的问题,迫切需要寻找一个契合点,把原先分离、割裂的教育形态,通过一个共同的契合点连接在一起。关于各育在全面培养体系的地位,有的学者认为应是德育为首;有人认为从内在逻辑出发考虑,“五育”的顺序是体智德美劳;有人认为,德育和智育居主要地位,其他是次要地位。其实,“五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应同等重视,不可偏废,重在全面和融合。“五育之间关系”实践逻辑应该是:五育之中一个都不能少,又各具特色,重在平衡。现阶段实施“五育”融合,要以德为先,以智为本,以体为径,以美为核,以劳育为重。

“五育”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极具时代特征和创新意义的教育热点、难点和突破点。“五育”融合如何落地?一个基本指导原则是从“五育”融合视野深入反思区域或学校自身办学过程“五育”失衡的深层症结和突破口,找准口子,做出样子,创出牌子。“五育”融合在具体行动路径上要先行先试,聚焦“五全”和“七进”,其中“五全”指“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科育人、全息育人”;“七进”指五育要“进文化、进课程、进课堂、进生活、进评价、进治理、进生态”。

我们应形成这样的共识:步入教育的新时代,我们正共同走着一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时代新人的教育实践之路,“五育”是一个整体,既内在统一又各有侧重,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了“五育”融合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之后,不仅各育之间的关联度、衔接度将有所提升,各育自身的推进方式、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式也会随之发生革命性变化:此后,各育都将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之下,重新建构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制。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新时代的“五育”融合观和基于“五育”融合的“新基本功”,学会在多元教育价值冲突与矛盾中辩证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促进“五育”的相互融合,最终实现“五育”共美的整体育人功能。

总之,“五育”是一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融合的复杂系统,只有各育各司其职、协同共进共生,才能真正实现1+1大于2的“融合”效应。正如施瓦布所言,“实践”是教育的真正语言。“五育”融合是一项“择宜”的实践艺术,“五育”融合是否做得好,关键在校长和教师。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行动反过来通过必要的反思和修正又会自觉推动理论不断丰富和向前发展。

让我们以行动为基,以思考为翼,充分发挥个人智慧,根据学校规划、教学目标、课程资源等条件,综合采用一种或几种融合创新范式并适时调整创新,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作出“五育”融合的创造性转化,发出自己独特的教育主张和表达。

“五育”融通育全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字字千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要下大力气做到“五育”并举,“五育”融通。

从教育的目的看,人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教育的使命不能分割为德智体美劳五个向度的独立发展;从教育的内容看,“五育”之间有着天然的有机联系,并无绝对边界;从教育的功能看,任何一类教育教学活动都蕴含着多方面的育人资源,每一位教师都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因此,“五育”不应是五个方面各自独立、相互并行,必须融为一体、有机贯通,实现由“五育”并举到“五育”融通的演进。

育人先育心,“五育”对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各有侧重,但价值塑造的旨归异曲同工。我们要牢固树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理念,把价值塑造放在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倡导“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门门课程有思政”,引导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自觉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

在育人体系中,体育和美育具有基础性、高阶性的特征,指向人的生命健康和审美境界。但长期以来,教育“弱于体、抑于美”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我们要着力加强新时代体育和美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围绕“教会、勤练、常赛”,推动体育课合理增负,通过特色体育活动和群众性竞技性体育赛事,引导学生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深入挖掘各学科专业和课程中蕴含的美育资源,加强美育类高阶通识课程建设,经常性开展古今中外艺术经典赏析和形式多样、品格高雅的美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五育”融通需要通过机制创新,做到“全人教育全人育”。过去一段时间,高校“五育”职责和人财物资源分属不同板块,彼此之间亦有协同,但缺乏顶层设计层面的统筹融合。对此,学校可以作好顶层设计,创设“五育”融通的境域。比如,华中农业大学自2020年起探索出“狮山文谷”这一使“五育”资源聚集、空间得以利用的校园育人新机制,激活并联结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博物馆、倍阅书店等“五育”资源提供一体化公共服务,支持师生打破身份界限,自主策划、组织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了更广阔、更丰富的教育机会和实践平台。

“五育”融通的深入推进还要做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文化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育人力量。只有涵育学生的“昭昭文心”,才能真正做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因此,高品质文化活动是促进“五育”融通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要由数量型向品质型、由展示型向参与型、由娱乐型向涵育型、由“季节”型向常态型转变。校园文化活动要坚守书卷气、学术性,不追求场面上的壮观和热闹,不迎合取悦参与者,重在深度互动、思想碰撞,做到启思、益智、怡情。

回归以人为本落实“五育”并举——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取向与实践导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政策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以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指挥棒和切入点,引导和推进我国教育领域的全方位变革,这将引导我国教育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走向实效。《总体方案》出台后,引起了教育领域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为了更精准地解读《总体方案》内容,把握《总体方案》涉及的价值取向和实践导向,我们聚焦教育评价改革引领教育变革的主题,特邀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志坤,分享思考与感受。

教育评价改革牵涉所有教育相关群体的利益,牵涉到人事、教学、管理等所有环节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堪称教育改革中最困难的一项任务。但无论评价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如何变化,价值取向是评价政策的灵魂,实践导向是评价政策的根本。《总体方案》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体现了五育并举的实践导向。

彰显教育评价回归人本的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教育应充分尊重个体的自由和个性发展,重视人的情感、兴趣和需求,因势利导,调动和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能获得全面发展,更能享受到学习和探究的快乐,收获人的尊严。进而通过学习不但能够获得生活的能力,更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可以说,人本主义是教育发展的更高级阶段,代表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担当得起民族复兴大任。

从价值层面来看,《总体方案》带有强烈的人本主义价值导向。《总体方案》基于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根本标准。这就意味着把学生个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发展作为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最重要的教育价值,并以之来引领整体的教育变革。

立德树人是对自上而下的知识灌输为主、过分注重分数的单一指标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匡正。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评价学生“唯分数”、评价学校“唯升学”、评价人才“唯文凭”、评价教师“唯论文”、评价学科“唯帽子”,“五唯”评价倾向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弱化了学校和教师的综合育人功能。教师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绝对的主体,且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喜好以及主体身份,使得学生善于记诵却不擅独立思考,勤于学习却四肢不勤,少数学生道德观念淡薄,是非观不清,甚至连基本的爱国情怀都受到动摇。同时,情感发展受到限制,人格不健全、不完整,对自己的人生也缺乏应有的计划,与“全人”目标可谓背道而驰。

《总体方案》一方面要求对学生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科学成才观,摒弃分数至上的单一评价方式,改善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品德养成和全面发展置于首位,将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总体方案》特别强调了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核心职能,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首要标准,强化教师的教学职能和育人责任,摒弃以科研成果至上的考评方式,端正了师风、学风。

完善“五育”并举的教育评价实践导向

教育评价实践导向决定评价的路径和内容。教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五育”并举,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才能真实有效地落实下去。近二十年来,我国一直在课程改革和一线教学领域做着深化努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逐渐深入到广大基础教育阶段每一位教师的内心。而此次教育评价改革更是从评价制度健全与保障方面,对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出进一步推进,明确“五育”并举评价的路径成为实践导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育评价的内容更多关注智育。德智体美劳的具体评价内容和机制没有系统的实践安排。而此次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则首次分条对德体美劳四育的具体评价路径和内容进行规定和要求,赋予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与智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了各育在教育评价中应该特别关注的方面。

一是完善德育评价内容和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就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首要标准和任务,围绕“立德树人”展开的德育研究与德育实践层出不穷、百花齐放。因此,此次《总体方案》中对德育评价方面的改革要求是“完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这段文字表述实质关注了德育评价的内容和手段。内容包括:科学制定德育的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健康心理发展;传承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爱党爱国等。在评价手段方面,《总体方案》提出了信息化辅助德育评价的新方向,尤其指出两个需要重要关注的方面:发展“家校社”多主体参与评价的方式和在学生日常评价中考察品德发展的实况。

二是强化体育评价。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体育在“五育”中一直处在实质重要的位置,部分原因在于体质测查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家长都十分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在各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活动、比赛等各种实施路径相对成熟且具有一定成效。此次《总体方案》对体育评价方面的改革要求是“强化”,在体育锻炼过程的监管和体育成绩参与学生学习评价两方面提出了狠抓实效的具体要求,如“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等内容。

三是改进美育评价。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美育对于基础教育阶段育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出来。美育的价值和吸引力在于它是从人的生命发展需要出发,通过审美感化和精神引导活动,不断给人提供克服具体生活有限性、寻求现实处境中的个体精神超越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回信中,明确传达出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的重要精神。然而,美育课程开设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实效性不显著,此次《总体方案》对美育评价方面的改革要求是“改进”,重点放在美育评价方式的学业认证上。具体要求是:“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四是加强劳动教育评价。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再一次被提上了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两年来,劳动教育在中小学得到了大力发展和推进,国家先后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在这种教育发展进程和背景下,此次《总体方案》对劳动教育评价方面的改革要求是“加强”,主要任务正是进一步落实和保障以上两个国家文件的落地,也是再次重申两个文件对劳动教育评价方面的要求。具体表述为:“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五是优化智育评价。此次《总体方案》重点对德体美劳“四育”做出了评价改革的路径和内容要求。文件关于智育评价改革提出了系统优化的实践导向。比如,“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有关智育评价的表述更多是“警示”性的、“以破促立”式的陈述方式,体现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方向。

不难看出,对于“五育”评价,《总体方案》的整体倾向是,矫正和规范智育评价、发展和完善其他“四育”评价。这正是从对评价改革入手来推进实现“五育”并举的教育方略,换言之,也正是以此深化发展“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变革评价方式助推教育评价改革

《总体方案》指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其中“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作为重要的三个关键概念打破了之前“结果评价”的单一模式,让实现“五育”并举的评价改革成为一线学校可以努力并能够实施的一件实事。在学校教育中,结果评价是最为熟悉的评价概念,一直以来是测算学生智育水平的主要方法之一,纸笔考试是其标志性评价方法,还有,借助一些科学测量工具测算学生成绩的方式也是结果评价常用的方式方法。实际上,新课改以来对单一性结果评价的质疑和评价改革一直在延续,期间提出和发展了“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的方式方法,并在中小学校的不同学科、不同工作领域都进行过较为广泛的推行和深度实验。时至今日,即使在智育领域,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也已经成为重要的评价方式。相比较而言,“增值评价”是一个新颖的概念。增值评价主张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将每一个学生的增值评价结果累加起来作为评价学校、教师的客观依据。增值评价在伦理上实现了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在理念上贯彻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价值追求。①

在以上四种评价方式中,后三种评价方法尤其适用于德体美劳“四育”的评价,当然,结果评价也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四育”的评价。学生的品德发展、身体强健、审美和劳动能力获得提升,依据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在遵循这一特点之上的“四育”也就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快教育”,更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渗透性。采用过程性评价充分回归了德育养成性和发展性的基本属性,关注了体育生长性与进步性特点,尊重了美育的启发性和进阶性特点,凸显了劳动教育积累性和习惯性特点;增值评价是德体美劳“四育”对于学生产生影响与变化效果的预见与评测,教育不是只关注此时此刻,注重“四育”弦外之音的增值评价,是对学生向上向善的长远谋划和正向期待,充分体现了教育的预见性和增长性特点;综合评价是德体美劳“四育”对学生影响的全面考量。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不能从单一方面进行考量,需要全面系统地开展评价,综合评价德育效果,可以打通道德教育内容与目标,充分体现道德教育的“学生本位”特点;体育是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身体训练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提升;美育是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的全面培养;②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劳动技能、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形成热爱和崇尚劳动态度与观念的完整过程。③采用综合性评价是对“四育”的价值、内容、过程、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与回馈。

评价是指挥棒,《总体方案》吹响了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号角,《总体方案》充分体现了“以人文本”的理念,进一步规范了我国整个教育系统的科学运行和教育行为的有效实施,从价值、政策、实践等多方面阐释和回答了教育评价的新的方向和路径。(作者张志坤,系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

下一篇:9.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